王启人二三事
王启人的老家在勉县同沟寺镇。2001年7月16日,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一行前往广州,出席王启人的丧礼。特区政府还发文稿悼念王启人。
悼文说,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启人先生,自1995年出任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社长以后,投身和领导澳门后过渡期的有关工作,积极推动《澳门基本法》的宣传推广,参与和领导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筹组工作,为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殚精竭虑,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后,王启人先后领导新华分社和中央驻澳办,全力支持和配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澳门的稳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王启人1941年11月生于勉县王家湾村,1963年9月参加工作。他读完大学后,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任职。1991年11月,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1993年11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党组书记。1995年4月,任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1999年12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曾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王启人说,从小酷爱文学,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读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不已。14岁时,在一份杂志上发表了独幕诙谐剧《值日生》,还被搬上了学校的舞台。在学校图书馆,他通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特别喜欢托尔斯泰、海涅、高尔基、鲁迅的作品,最推崇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十四行抒情诗。
大学毕业时,抱着“骑马挎枪走天下”的信念,王启人和孙玉珍(后来成为王启人夫人)放弃留校机会,报名去西藏工作。在竞争未能如愿的情况下,他们去了当时被认为“第二艰苦”之地的广东。王启人其间曾被下放到中山、顺德等地农村,种过茶,还上山放炮炸过石头,有过几次生死体验。1999年,王启人在广州施行手术后不久,就出现在澳门特区筹委会的会议上。当记者得知他得的是癌症时,无不为之动容。
“最近一次回家,女儿问我:‘爸爸,你怎么有白头发了?’这个时候,我不由地想起文天祥的一句词:‘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虽然在澳工不由地想起文天祥的一句词:‘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虽然在澳工作劳累,渐生白发,但我和我的同事们,为实现澳门顺利回归、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一片丹心始终不渝。”
这是王先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的话。那一刻,许多人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动。(5月15日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