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司马勋
东晋时,乱世枭雄司马勋,欲以汉中为大本营,称雄一方,但最终失败了。市档案馆藏有此方面的史料,现辑录如下:
司马勋出生于世袭官僚家庭。青年时,天下大乱,他自称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恂的玄孙,投靠东晋。此自称,当时能给他带来政治好处。
336年,已为东晋军事将领的他,被派领兵驻扎于汉中。时成汉政权大本营在成都,具有相当的实力。成王派李寿领兵攻打司马勋,司马勋不敌,被逼而逃离汉中。
344年,梁州刺史桓宣去世,东晋令司马勋代理梁州刺史一职。梁州州治曾设汉中,但因被成汉政权所占据,司马勋只得屯居西城,即今安康城。
347年,东晋由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桓温统兵,用武力灭了成汉政权。司马勋参与作战,占领汉中后,遂将州治由西城迁回汉中。
秦岭北的关中,时为后赵政权所占据。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石虎诸子因争皇位,出现乱局。东晋令司马勋率兵,翻越秦岭,趁机占领,以扩大其疆域。 九月,司马勋所部攻入关中。后他派刘焕攻打今西安,杀了京兆太守刘秀离。关中一些豪杰举兵,借机杀死后赵多名地方官,配合他们的攻伐。
时司马勋仅五万兵力,后赵派麻秋、姚国等率兵抵抗,又派王朗率两万多精锐骑兵助战。司马勋自感兵力不足,在关中如再逗留,凶多吉少。十月,在攻克今河南南阳城,杀死后赵南阳太守袁景后,司马勋率部回到汉中。
351年春,氐人苻健建立前秦政权,定都长安。四月,司马勋率步兵和骑兵三万余众,走褒斜道,进入关中。在途经五丈原时,与氐兵交战。因不敌,退回汉中。
成汉政权灭亡后,东晋虽收复蜀地,但叛乱仍不时发生。东晋派兵多次平乱,始终不能稳定局面。352年夏秋之交,东晋令司马勋去协助东晋兵平乱,他进入蜀地后,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清剿,使局势稳定下来。
354年春,东晋由桓温统兵,北伐前秦,令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攻打前秦。 三月,司马勋率部占领今关中西部一带。四月,东晋主力部队驻扎在今西安附近的灞上 ,直接威胁前秦帝宫。但晋兵未再进逼,致前秦有喘息之机。且前秦不与主动交战,致晋兵远路而来,粮草接济不上,而自返。
前凉政权定都今甘肃武威,对外宣布仍效忠东晋。六月,司马勋与响应北伐的前凉将领王擢一同攻陷今宝鸡一带。此时,晋兵主力已退出关中。前秦丞相苻雄即调集兵力,进攻今宝鸡一带,击败司马勋和王擢的部队,致司马勋逃回汉中,王擢也逃至今略阳一带。
后东晋任命司马勋为征虏将军、监关中军事,兼任西戎校尉,并获封爵位。权力更大了,司马勋的野心也更大了,他有了占据蜀地、割据称王的图谋。
365年,益州刺史周抚去世,司马勋认为东晋朝廷鞭长莫及,自己拥有梁州,临近的益州如占据,可形成割据势力。十月,司马勋起兵反叛东晋,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十一月,他带兵攻打涪城,在成都,包围益州刺史周楚。东晋朝廷获悉,急派朱序率兵进入四川,救援周楚。
366年春,东晋又派桓罴进入汉中,清剿司马勋。五月,朱序、周楚击败司马勋的部队,擒获司马勋及其同党,后将司马勋和他的儿子、部属等斩首 ,将司马勋的首级送至东晋朝廷即今南京去。
作为乱世枭雄,司马勋欲以汉中为大本营,称霸益州和梁州,图谋“成都王”的梦想破灭了。究其原因,一是梁州的兵力有限,司马勋以梁州一州之兵力,与东晋王朝军事实力抗衡,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二是司马勋为政暴虐,他在梁州任职期间,对其属下、豪族之士以及百姓随意滥杀,名声不好,树敌过多。这样的“强人”,在动乱年代,当“山大王”可以,但成就大的事业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