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汉政办发〔2015〕31号
|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加快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猕猴桃产业作为继苹果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果业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在全省现代果业规划中,按照“东扩南移”思路,将汉中纳入秦岭南麓猕猴桃基地建设重点区域。我市地处秦巴山区,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年均气温14—15℃,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土壤PH值6.0—7.0之间,综合地域环境、气象条件、土壤质地等指标,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为做大做强特色富民产业,培育农业倍增工程新的增长点,现就加快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尊重自然规律,围绕“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培育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为重点,着力把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果业的新亮点、果农增收的新渠道、汉中农业的新名片,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倍增目标实现。
(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猕猴桃基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产量稳定在50万吨。其中,2015—2017年,全市每年建设猕猴桃生产基地3万亩,到2017年底猕猴桃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6万吨,猕猴桃贮藏能力达到4万吨、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
二、产业布局和品种选择
(三)产业布局。以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等汉江沿岸平坝区域为重点,兼顾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等秦岭巴山河谷川道、丘陵坡地适宜区域,建设秦岭南麓优质猕猴桃产业带。
(四)品种选择。坚持与关中错位,重点发展高中端鲜食猕猴桃品种。以优质中华系为主,选择适宜我市栽培的抗逆性强、树势旺、耐储藏的中华系红肉猕猴桃“脐红”和黄肉猕猴桃“华优”为主栽品种,搭配“红阳”、“黄金果”、“金艳”等,并适当发展受市场欢迎的“徐香”、“翠香”等美味系绿肉猕猴桃。
三、产业发展重点
(五)产业基地建设。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原则,重点打造千亩级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村为单元,大力推广“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即引进一个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个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个果业核心示范园,配建一套果品产后加工贮藏设施,培育一支果品市场营销队伍。同时,支持猕猴桃发展重点县区建设良种苗木扩繁基地,开展优质种苗的繁育、扩繁和新优品种示范,为果农提供优良种苗。突出苗木质量安全,严把种苗质量关和检验检疫关。
(六)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壮大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果业生产关键环节、重要时期的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和用工紧缺矛盾。重点培育一批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联合经营,引导龙头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产业联盟。立足提升传统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知市场的职业农民。逐步建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
(七)果品贮藏加工。果品加工、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要与基地建设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在基地规模扩张的同时,重点配套建设气调库等仓储设施和批发交易市场。主产县要超前筹划,在果品深加工基地、仓储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上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规划,引导企业、合作社在规划区域集中建设,便于果品集中贮藏、统一管理、协调上市。
(八)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全力打造“汉中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组织申报“汉中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和气候品质认证。通过举办推介会、参加交易会、制作宣传片、邀请新闻媒体、电子传媒、电视栏目组进行拍摄等方式扩大宣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在市外开设汉中猕猴桃形象店和旗舰店。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果品流通业态,全方位增加我市猕猴桃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财政、土地、农业、林业、水利、农发、商务、气象、金融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猕猴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的制订,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督促指导产业发展。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十)持续加大投入。市政府从2015年起,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主要用于猕猴桃基地建设省级专项资金配套和支持标准化示范园、苗木繁育基地、花粉基地、品种试验以及平川、丘陵、山区三种地域类型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攻关。省市两级专项资金对当年新建猕猴桃园按每亩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各县区也要设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农田水利、退耕还林、产业扶贫、农村道路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集中用于猕猴桃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和工商资本投入猕猴桃产业发展,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
(十一)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和完善猕猴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担任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顾问,为全市猕猴桃产业提供决策和指导。组建市、县(区)两级科技队伍,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市级部门抓技术骨干、师资,县(区)、镇部门抓果农技术提升”的思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技术培训。广泛征集、论证筛选一批对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有支撑作用的科技项目,通过试验、示范,集成全市猕猴桃早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破解制约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
(十二)保障质量安全。制定《汉中猕猴桃生产标准》,组织引导果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坚决杜绝使用猕猴桃膨大剂,果品贮藏科学使用保鲜剂。各级要把禁止使用膨大剂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严格市场监管,在猕猴桃产区做到不准卖、不准买、不准用,从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上严防严守、严查严管,切断流通渠道,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