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风采】但小雪:档案见证巨变
走进南郑区黄官镇张家湾村三组贫困户苏芝伦的家,翻看“一户一档”那厚厚的一沓档案资料,如贫困户申请书、户口证明、因病因残佐证资料、精准扶贫对象审批确认书、历年收益测算表、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脱贫告知书等,无声地记录着这一家人发生的巨变。

原居住房屋
苏芝伦、李天凤夫妇一家五口人,家在半山腰,住着土坯房。勤劳的一家人原本生活安定,计划攒钱到平川修楼房,无奈一场重病突然降临。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李成波忽患疾病,造成双腿残疾。苏芝伦要照顾残疾儿子,李天凤得照顾外孙,全家仅靠在中山市打工的女儿李成秀挣些钱补贴家用。2013年,经村两委会民主评议,将他家列为贫困户。为了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负责包扶的汉中市档案馆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多次上门调研,出主意。根据全家每个人的实际,扶持苏芝伦、李天凤夫妇每年养两头猪,再发展乌药、魔芋产业,以此增加收入。李成波大学所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包扶部门利用他这一特长,在村委会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女儿李成秀也在中山市某电子厂当上了车间主任,月工资收入8千元;李成秀之子尚小,正值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在包扶部门、包扶干部和村两委会的扶持下,收入逐年稳定增长,2018年摘掉贫困户帽子,欢天喜地搬进位于黄官镇集镇的安置房,四楼三室两厅两卫,房子装修一新,家俱家电一应俱全。如今,全家人精神面貌彻底改观,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信心。心里对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以及镇村干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勤奋劳动的精气神十足,十分支持扶贫和镇村的工作。
新居
市档案馆倾力扶贫,围绕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始终力度不断。那一盒盒完善好的档案,烙下了包扶干部的辛劳与付出,也真实记录着“党群心连心”的浓浓深情。
上图为旧房堂屋门口,下图为新居卫生间一角